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掌握的力量訓練動作,又或者希望自己能表現得更好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簡單介紹伏地挺身,並探討如何有效提升。為什麼伏地挺身這麼難?其實伏地挺身不僅僅是手臂或胸部的運動,真正能讓你表現突出的,是體幹的力量。在這方面,體操選手是絕佳的例子,他們花費大量時間來打造堅實的基礎,以支撐他們所做的高難度動作。但要有一次成功,時間是關鍵的因素。雖然體能可以在大約六週內有所提升,但力量的提升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和耐心。
伏地挺身鍛鍊哪些肌肉?
標準的伏地挺身會鍛鍊以下肌肉: - 胸肌,即胸大肌 - 肩膀,即三角肌 - 手臂後側,即肱三頭肌 - 腹肌 - 腋下的肌肉,即前鋸肌。
伏地挺身有什麼好處?
伏地挺身是一種很好的功能性運動,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。不需特殊設備即可調整以適應幾乎任何體能水平。伏地挺身是建築上半身力量的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方法,當採取正確的姿勢時,它們也會鍛鍊你的背部和核心肌群。
我需要多頻繁做伏地挺身?
建議每週至少進行兩次伏地挺身和其他力量訓練運動,每週三次也很好。但不要陷入認為更多總是更好的陷阱。你的肌肉在鍛鍊之間的休息時間變得更大和更強,而不是在鍛鍊期間。因此,應給每個肌肉群至少一天的完全休息日再進行下次訓練。
伏地挺身有沒有壞處?
有位骨科醫生表示,他曾為超量進行伏地挺身的人進行過肩袖撕裂修復手術,甚至更糟的是肩膀置換手術。專家建議,不要將伏地挺身之類的自重運動做到失敗的地步,這會讓你的肌肉虛弱到不穩定的狀態。相反,在快到極限前停下來,讓身體休息。
為什麼我做不了伏地挺身?
趨勢上,因為人們認識伏地挺身這個動作,常常在執行運動時沒有注重正確的身體控制。而且,伏地挺身遠不只是將胸部降低到地面,這需要良好的身體意識和控制。若失敗,可能是因為三個主要原因: 1. 身體不夠強壯 2. 超出目前力量的限制 3. 差的神經肌肉控制或身體意識 不過不用擔心,你可以針對這些問題進一步挑戰。
如何做伏地挺身
開始時,將身體置於板支撐的姿勢,手掌應該在肩膀下方但略微側出。降低身體直到胸部接近碰到地面時,保持肩膀夾緊,手肘靠近身體,上半身在動作最下的位置形成大約45度角。稍作停頓,然後盡快回到原來的位置,整個過程保持核心緊繃。若任何時刻臀部下沉,表示你的姿勢已經崩壞,這應視為最後一次而結束。
試試這三個訓練來幫助你掌握伏地挺身
- 板支撐
- 慢下來伏地挺身
- 斜板支撐伏地挺身 這些每週進行2到3個不同組合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訂閱我們的時事通訊來獲得每週的特色消息